欢迎光临时尚家居门户万叶千家  wanyeqianjia.com  

万叶千家

家居生活方式媒体
#世界爱眼日

家,让生活更美好
万叶千家 官方账号  发表于 2011-12-14 14:11

当药家鑫、李启铭、李天一们作为一个又一个残酷无情的主角出现在公众的视野时,人们除了惊愕、愤慨、痛心以外,更多的是反思,我们的家庭教育出了什么问题?日前,第四届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教育专家、学者、校长、家长代表等坐在一起,通过主题演讲、家庭情景剧、主题辩论等形式,共同探讨家庭教育,而话题聚焦的关键词是“幸福”——我们今天的家庭教育,究竟能否让孩子拥有受益一生的幸福观?
  【个案】
  一个孩子问父亲什么是幸福,父亲说,“幸福就是考100分。”等这个孩子考了数学100分,他仍然问爸爸,幸福是什么?爸爸说:“幸福不只是数学考100分,而是语文、英语、自然、音乐……所有的课都要考100分。”
  在一些家庭里,家长变得“短视”,只见孩子的成绩,却看不到孩子一生长远的幸福。在参加此次论坛的专家中,有两位家长很特殊。一位是教授妈妈,她没有因为自己的面子逼着孩子考大学,孩子选择了中专,找到了学习的兴趣,成为了技术人才。
  另一位是父亲,来自台湾,有3个孩子,自从他的孩子出生以来,他家基本上不看电视,这个习惯坚持了22年,而这个父亲所做的,就是陪伴。两位家长教育的方式虽然不同,但目的是共同的,就是希望孩子幸福。
  教授的儿子读中专
  陆士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
  孩子如同菜园里的果实千差万别,有的像“茄子”,有的像“萝卜”,有的像“土豆”,可世俗对教育的理解就是希望将“土豆”塑造成能考上清华、北大的“苹果”,倘若再能“出口”,则被视为巨大的成功。可有一天,孩子对我说:“这些‘歪理’都是你们大人瞎想的,我觉得‘土豆’长好了,照样能‘出口’。”孩子的话给我很大的触动,教育的模式,成功的判断是不是只限一个标准?
  我的儿子学习很糟糕,每次考完试,他总会不以为然地说:“考得还行,后面还有3个人。”儿子磕磕绊绊地读完初中后,我希望他能继续上高中,可他不乐意,说:“妈妈,你是为了你当教授的面子,没为我考虑,读高中,我不会幸福的。”在儿子的坚持与自己的挣扎中,我同意他上中专,学习他最喜欢的艺术设计。
  没想到,上中专后,儿子一下子有了学习动力,不仅专业课成绩优秀,文化课也紧抓不放,3年后,他成了班中唯一考上本科的中专生。大学毕业后,他提出了要出国留学的想法,我满心欢喜,期待他成为硕士、博士,可他却说他只想去国外读高职。儿子“反传统”的思路让我很不解,而他却耐心地向我分析:“我走的是技术路线,学位对我来说远没有能力重要。”
  如今,儿子已从加拿大学成回来,我个人觉得他目前的职业状态非常好,他做了他喜欢的事情,而且他的专业技术很好。很多朋友觉得我儿子能上大学,能找到他自己的幸福道路是个奇迹。而我也时常通过儿子的成长来反思家庭教育的目标,如果当初我硬要把“土豆”塑造成“苹果”,那么我不仅要面对失败的结果,还要让自己和“土豆”甚至整个家庭在痛苦中煎熬,这样的家庭教育谈何幸福呢?
  陪伴,22年不看电视
  陈进隆(台湾彩虹爱家生命教育协会秘书长)
  一个童话作家曾经讲过,“你可能有一箱箱的财宝,但是你并不如我富有,因为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我有3个孩子,自他们出生后,我家就基本上不再看电视,这个习惯已经持续了22年。或许有的人会质疑,22年不看电视,孩子怎样获取外部信息?其实认知世界的方式非常多元,他们可以从不同途径获取资讯。重要的是,当我以身作则不看电视后,我就腾出了很多时间与孩子共处。试问,如果孩子们看到爸爸妈妈都在看电视,那个时候,他是拿起他的书本来看,还是去看电视呢?
  在孩子小的时候,我经常拿童话书跟他分享故事。我发现,亲密的亲子关系可以通过共读这样简单的事培养起来。
  我曾经做过一个调查,问孩子喜欢什么儿童节礼物,孩子的回答让我很惊讶,他们最大的愿望是爸爸妈妈听他们讲心声。有时,孩子不是需要一个具体的礼物,也不一定要父母给钱买名牌,他们更在意的是自己的心思家长愿意花时间听,而且听得懂。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反思】
  这个时代节奏飞快,连父母对孩子的爱也变得快速、急躁,有些家长将自己的焦虑包装成“危机感”,要求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而被父母逼着催着赶着学习的孩子,只会感到无聊,对学习产生挫败感,怎么可能产生幸福?
  为何孩子们感到不幸福
  袁新文(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孩子之所以不幸福,主要是因为压力过大。压力既来自学校,也来自家庭。今天的一些家长常患有“教育焦虑症”或“教育强迫症”,并乐于将自己的过度焦虑包装成“危机感”,反复教导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家长把过度焦虑传递给孩子,其结果就是让彼此感到无助、无奈、无聊。升学时,面对僧多粥少的优质教育资源,择校让很多家长感到无助;在让孩子多学一点与多睡一会儿之间,家长多会无奈而又狠心地选择前者;尽管现在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大幅提高,但对家庭教育的知识却了解甚少;奥数热,高烧持续不退,可奥数并不适合所有的孩子去学,就像体育锻炼,广播体操适合大多数孩子,而艺术体操可能只适合一部分孩子,芭蕾舞只适合极少数孩子。但是,好多家长有从众心理,认为奥数是升学的敲门砖,逼着孩子学,结果就让孩子产生了挫败感,家长出于好心却做了让孩子感到无聊的事。
  孩子是成人世界的一面镜子,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教育好家长,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这是成人世界最大的问题。
  为何父母之爱如此急躁
  黄廼毓(台湾师范大学教授、著名亲子教育学者)
  为何中国电梯的返修率世界第一?究其原因,主要是操作不当,而这背后暴露出很多人的急躁情绪。比如乘电梯从8楼到1楼,通常按1就可以了,但还是有不少人要多按一个“关门键”,有时要连按5下,只因为他们等不及几秒钟。
  反观在社会变动之下的教育,这个时代太匆忙,所以大家的爱就变得有点急躁,很多孩子在被爱的过程中受了伤。
  很多家长心里深爱孩子,但在行为上却为了面子不肯改变自我。孩子未必不明白父母良苦用心,但在行为上,他们看不到父母的改变,哪怕只是牺牲一点社交时间来陪伴孩子。不得不说这样的爱有些傲慢,有些急躁。
  孩子需要的是恒久忍耐的爱,而这种爱需要家庭特别是夫妻双方的供给。其实,学会当夫妻是学做父母的前提,如果夫妻两人不能好好相爱,那么孩子也无法感觉到被爱。
  “有家有未来,有爱有盼望”,孩子很需要被盼望,有了盼望之后他才知道自己的生命很有意义。
  【讨论】
  “妈妈,这次英语测验我没考好。”一个孩子回家后无助地这样说的时候,家长怎样回应?是说“你怎么这么笨”,还是说“孩子,你感到很沮丧,自己虽然努力了,但考得不理想”,你选择怎样的方式和孩子对话,决定着孩子的内心体验和感受。幸福到底来自哪里?孩子当下的幸福感,其实就源自于家庭关系,源自于父母对孩子的理解。
  幸福源于融洽的家庭关系
  李子勋(中日友好医院心理医生)
  家庭成就孩子。家长要先让自己的内心平和,再和孩子交流,这样才能产生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家庭的动力影响着孩子的发展,好的教育是一种家庭关系,体现在氛围、亲密模型和交流类型上,而不是教育上。假设父母总是在贯彻一种好的教育思想而忘掉了给孩子带来某种舒适、快乐、愉快的家庭氛围和家庭关系色彩的话,那么任何好的教育都是无效的。
  幸福需要理解和适度等待
  宋少卫(青少年心理专家、国内学习治疗创始人)
  中国的父母特别心急,总想一步到位,一下子把所有问题都解决。实际上,教育有的时候不是心急能够解决的,往往需要等待。看到孩子的问题,把它默默地记在心里,等下一次鼓励他的时候,用正向的方法去解决他负向的问题。
  在家庭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在悲伤的时候,如果感到妈妈和他一样痛,他的痛就被分担了;孩子在沮丧的时候,如果知道父亲理解他此刻的感受,他会找到一个避风的港湾。当家长在跟孩子说话,尤其是说出孩子的一些缺点的时候,请家长一定告诉他,“我理解你此刻的感受。”
  “分数教育”培养不出幸福
  周运清(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现在一些地方的中小学教育有一种分数教育的倾向,是以考试成绩为导向,以做作业为基本方式,作业不是为了提高能力,而是提升考试成绩,考题总是在学生的作业范围之内。
  分数导向总是使前10名的人会受到表扬,而后面的30名则没有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没有成就感,不会有自信,也不会有前进的动力。所以,要让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有成就感和自信,家长要千方百计提升孩子的自我认同感,让孩子体会到充满自信是件多么幸福的事。
【对策】
  想要让孩子拥有在未来获得幸福的能力,种植孩子当下的幸福也是重要的。有的家长会对孩子说:今天,你痛苦地学习,是为了将来的“幸福”。但这样的说辞,具有说服力吗?孩子们只有在尊重中学会尊重,在幸福中学会幸福,而这些,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土壤”。
  够尊重,才幸福
  王殿军(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人之初,智本异,包括智能在内的个体差异确实客观存在。如果教育工作者始终以一种方式教育不同的个体,那么教育很难让所有个体体验到幸福的滋味。
  清华附中在重视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同时,进行了一些旨在发现、保护、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教育探索和实践,承认差异、尊重差异。
  在清华附中,有些正式课程老师开不了,但学生可以开。有个学生开了微积分的课,我作为数学教授,与他交流之后觉得他完全有资格、够水平来给同学讲课。又如书法课、英文戏剧课、日本动漫课……个别学生十分精通,这就是差异。其实,关键不在于课怎么样,关键是学生有专门化的知识,并且能够勇敢地表达。教育者要呵护的就是孩子的勇气和锐气。
  种“幸福”,需土壤
  刘沪(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1924年,鲁迅先生给北京师大附中的学生和家长做了一次演讲,题为《未有天才之前》,他说:“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否则,纵有成千成百的天才,也因为没有泥土,不能生长,要像一碟子绿豆芽。”
  培养人才,首先是培养人格健全的人,这绝对不是一个家庭的事情,它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首先是社会,是整个政策的导向,和学校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也和家庭、个人有着密切的关系。
  传递幸福,依靠合力
  王宝祥(教育部师范司中小学班主任国家级培训专家)
  我曾经做过一个调查,问老师教育孩子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班主任几乎一致将批评的矛头对准家长,认为家长不懂教育,不会配合学校。同样的问题问家长,得到的答案居然是集体“讨伐”老师,认为现在的老师责任心差。但如果这个问题在同一场合下问老师和家长,则他们一致认为,现在的社会太功利,环境太复杂。
  其实,家长和老师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孩子好。可他们却容易犯“归因”错误。如果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在父母身上,或者推到学校,都是不对的。教育需要合力,这个合力就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应该是朝同一个方向引导孩子。合力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人,才能让孩子体验到教育的成功。
#可持续发展传播 #企业传播 #新闻稿发布 #全渠道内容传播
家居与生活方式媒体万叶千家,报道请联系:18618381477 (微信同号)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回顶部